乡宁云丘山婚俗文化

乡宁,位于表里山河的山西省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但是透过金戈铁马的滚滚硝烟,我们分明看到了这里民风的淳朴,稼穑的勤劳,看到了这里灵秀的山水环境中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根植于战争与和平、游牧与商贸的农耕文明逐渐与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其固有的文化元素特色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中也逐渐变化,这其中,乡宁婚联以及它所蕴含的中和文化信息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乡宁婚联的产生及其发展

乡宁县境内高山低谷、河流丘陵形成了诸多关隘,历史上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也曾是北方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在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后,统一的局面最终使乡宁县成为全国地方语种相对丰富的一个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现在,乡宁县虽然除了汉族以外鲜有其他少数民族,但是曾经的文化积淀和现代的高度文明却深深的影响着这一片土地,影响着深深植根于乡宁人民心中的结婚对联——乡宁婚联。

乡宁婚联是喜联的一种,而喜联又是对联的一种。对联,俗称对子、楹联、楹帖,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子等建筑物件的联语,字数多少没有规定,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公元934-965年在位)在寝门桃符板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题桃符”。至宋时已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作为对联的一种,婚联用于婚嫁礼仪,其内容主要是赞颂两人结合的完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婚姻当事人的美好祝愿等,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乡宁的婚联具体产生年代不祥,但是盛行于宋、明、清三代。清末至民国时期,乡宁县也如全国形势一样,农民起义、义和团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军阀割据、日寇侵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兵事不断,抓丁拉夫,弱肉强食,民不聊生。其时,新桃旧符也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企愿,婚联更是许多黎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有望而不敢及的事情。于是婚事从快从简,婚联也从精从短,如“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互助互爱,相敬相亲”、“双燕齐飞,合家欢乐”、“天成佳偶,金玉良缘”、“鸳鸯对舞,鸾凤和鸣”等等。而一些有钱大户、军阀和地主家庭,在儿女婚嫁之日所张贴的婚联在体现着祝福的同时,却也不乏展示着富户大家的身份之尊、门第之高和势力之强,如“亮丽华堂飞彩凤,温馨锦帐舞蛟龙”、“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帐前叠绾鸳鸯带,堂上新开孔雀屏”、“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鸳鸯夜月铺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暑水绣枕垂罗帐,月照牙床透夜光”、“笙箫共奏齐天乐,琴瑟同调满庭芳”、“云拥妆台和风正暖,花迎宝扇丽日方长”、“凤凰麒麟在郊薮,珊瑚玉树交柯枝”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团结奋斗,人民生活有了保障,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尽管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但是国内风景独好,这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诗词曲赋剧等文艺种类空前繁荣。作为诗词另一种形式的婚联也在社会主义春风中迅速发展,从而成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人心思进的一种标志。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婚联内容多体现时代背景,如“美满婚姻,革命家庭”、“创业成知已,革命结同心”、“结革命伴侣,建幸福家庭”、“革命交知己,劳动结同心”、“两个劳动模范,一对恩爱夫妻”、“今日喜开并蒂莲,明朝笑戴英雄花”、“革命结成新伴侣,勤劳树立好家风”、“好男儿破千秋旧俗,贤淑女创一代新风”、“同心同德美满夫妻,克勤克俭幸福家庭”、“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夫敬妇妇敬夫夫妻相亲”等等。这一时期的婚联主要以革命胜利后人们那种特别喜悦的心情为主线,如在“新社会新人物新婚嘉礼,好政策好光景好合百年”这幅婚联里,“新”体现出新中国刚成立全国一派新气象,人们生活在自已的国家里,享受着当家作主人的充分自由,体验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在这样的环境中举行婚礼,可以说是喜庆中带着激动,欢乐中带着祝福,感恩中带着憧憬,两个“好”字,充分展现了当时新中国虽成立不久,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给全国人们带来了好政策好光景,通过这幅婚联,寄托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鼓励新人在社会实践中大展宏图,争做模范,报效祖国。此类婚联,浅显易懂,但意义深刻,恰似提出奋斗目标以鼓励新人创业不止,鼓励好男儿立志当英雄,鼓励新妇女决心做模范。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婚联也同样体现时代特征,如:“一对青年要为四化添彩,两颗红心誓给祖国增光”,“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宏图”,“又红又专两情鱼水,同心同德百岁鸳鸯”,“一杯喜酒迎宾共喜,两颗红心向党更红”,“千秋大业挥双手,四有新人结同心”,“四有夫妻干四化,两双巧手翻两番”,“窗前共议四化业,灯下同攻百科书”,“结新婚喜逢太平盛世,配佳偶同建伟大祖国”,等等。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是当时我们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号召,体现着新时期人的建设的具体要求。“四化”是指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经济建设目标,这些婚联能把党的号召和国家经济建设目标融入其中,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太大,全国实行计划生育,于是婚联适时地加入了国策方面的内容,如:“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少生优生晚生一生常欢”、“树新风晚婚几年新事新办,破旧俗生育一胎利国利家”、“立新风只生一个是男是女皆好,破旧习有利两家嫁女嫁男都行”、“热吻百回犹觉少,优生一个不需多”、“移风移俗家家好,优育优生代代红”、“利国利家是女是男生一个,相亲相爱同心同德绣三春”等等,此类现代婚联偏重教育意义,也成为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新的形式之一。这些婚联虽缺乏文采,但具有时代气息,读来顺口,通俗易懂并且喜气洋洋。我们只要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回味一下,提倡计划生育,宣传国家政策,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仅乡宁县就少生不到十万人。在我们经济相对落后、物产相对不丰饶的情况下,这项政策的落实就是实现道通天下、本固天下的有效办法,而通过婚联的形式实现“致中和”也是被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大众化的理想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婚联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所反映的内容,主要除了新婚之禧之外,还突出地迎合了时代进步的节奏,如:“致富路上同结伴,改革声中共立功”、“自由婚姻爱情重,计划生育好处多”、“举酒贺新婚人共河山并寿,纵情歌盛世春临大地多娇”、“互学互帮同攻科学堡垒,相亲相爱共建幸福家庭”、“手携手建设文明富强祖国,肩并肩创造美满幸福家庭”、“联两姓百年佳偶,树五讲四美新风”等。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首创的群众性活动和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也进入了婚联的内容,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型企业逐渐多了起来,企业效益集中地体现在劳动力的密集上。为了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开支、多创效益、多挣工资,集体婚礼的形式便多了起来,为这样大型的婚礼而写的婚联也独具特色,如:“举行集体婚礼,奔向共同目标”、“同声歌唱新社会,携手建设美生活”、“行集体婚礼大家欢喜,创四化业绩共同幸福”、“千簇春花簇簇春花映千家春景,一对新人对对新人树一代新风”、“肩并肩男男女女同奔四化大业,手挽手对对双双共建两个文明”、“对对情侣踏时代节拍携手齐步长征路,颗颗红心奏文明强音并肩共绘四化图”等,很好地用集体婚联的形式诠释着“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真正内涵。

乡宁婚联的表现形式

乡宁婚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表现形式,以求更多地寄托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婚联从主房壁间门框两侧张贴开始,逐渐扩大张贴范围,有在客房门上贴的婚联,如“能诗能酒真名士,亦爽亦豪是英雄”、“共度佳期室温暖,同添喜气客风流”、“经济文章坐上客,风流人物酒中仙”等。有在大门上贴的婚联,如“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碰杯邀客开宏量,举箸筵宾表至诚”等。有在厨房上贴的,如“客有隆情来庆贺,厨无美味实怀惭”、“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等。有在宴厅贴的婚联,如“几杯淡酒难称宴,一意留宾莫说归”、“陋室摆筵酬厚意,嘉宾上座叙欢情”等,另外,还有在头门、重门、侧门、祖台、后门等地方张贴的婚联,这里不再赘述。

乡宁婚联与中和文化系系相关

中和,作为一个思想范畴和文化符号,它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节日的范围,它原本就根植于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因此它也深深地影响着与农耕文明系系相关的婚庆文化,其主要表现之一就体现在与婚联的水乳交融上。

一、婚联形制上的中和文化信息

婚联是专门贴在新房门上及两厢、厅堂、门台上的。婚联从外观上来看,门或柱左右各一条,并且相互对称,高低平齐,婚联的横批水平地张贴在门头上,并居于中间。我们不妨把我们居住的房子的“门”比作是一个“中”字,门的左右框、门额、门槛就如同“中”字的“囗”字框,而两扇门闭合后中间的“门缝”就如同“中”字中间的一竖。婚联就是以这一竖为中轴张贴的,横批与门槛平行,竖幅与门框平行,这符合中国人民四平八稳、左右逢源、天高地阔的心理愿景。走进这个门,门内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上下协调,气氛和谐;跨出这个门,门外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祝福如潮,社会和谐。当然,婚姻大事是人生大事,是事主全家经过相当时间的酝酿才决定办理的事情,作为一种认可和宣示,婚联的形制既是人们“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一种含蓄的体现,也是对人们“发而皆中节”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诠释。

二、婚联写法上的中和文化信息

婚联饱含浓郁的乡土风情,寓意隽永,极能烘托出吉瑞喜庆的气氛,许多婚联具有华丽的词藻,深浅成趣,雅俗可赏,不仅使房壁生辉,读起来也受益匪浅。传统婚联在写法上有的突出使用诗词,如“关睢四句今朝咏,麟趾三章他日歌”;有的突出使用典故,如“吹箫堪引凤,攀桂喜乘龙”,“丹桂香飘姻缘两姓,蟾宫月满喜照东床”,“庆佳节佳节会佳期天朗风和天仙配,贺新春新春办新事花好月圆花为媒”,“但愿鹏程抒壮志,且看鸿案庆齐眉”;有的突出使用格言,如“礼求平等,婚尚自由”;有的突出使用俗语,如“三星喜在户,五世歌好合”,“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有的突出使用叠句,如“合欢花花花欢合,双飞燕燕燕飞双”,“爱雅年年年年雅爱,情深岁岁岁岁情深”,“春日融融红梅朵朵,花香阵阵彩蝶双双”,“男男女女恩恩爱爱,对对双双喜喜欢欢”。有些还用动物、植物等词联缀成联,如“好鸟双栖时时好,红花并蒂日日红”,“蝶恋花蜜花恋蝶,鱼傍水流水傍鱼”,“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等。婚联在写法上也严格的格律要求,如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分句要对称,结构要相同,平仄要协调,尤其要注意仄起平落,对仗要工整,所有这些要求,通过比喻、嵌字或是其它的手法,结合男女双方职业行业特点、结婚时的情况和时代特点,撰写出好的婚联来,为新人新婚增添新的气象,从而体现了一个“和”字的氛围。

三、婚联内容上的中和文化信息

传统上,所有婚联,其内容基本上是夫妇燕尔新婚,互敬互爱、琴瑟和谐、白头偕老等方面的意思。尤其是婚联横额能用四个字表达良好祝福,如:夫妻和睦、百年好合、幸福美满、花好月圆、鸾凤和鸣、珠联璧合、偕老百年、互敬互爱、心心相印、比翼齐飞、花开并蒂、佳偶天成、和睦团结、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琴剑知音、郎才女貌、莲结同心、龙凤呈祥、乾坤交泰、秦晋之联、琴瑟永偕等等,言简意赅而立意深远,这些都是“中”意为表,“和”意为里,内外中和,表里如一。

四、婚联在种类上的中和文化信息

乡宁的婚联在种类上可以分为许多类,以男女婚嫁分,可以分为男婚女嫁和女婚男嫁两类,女到男家的婚联很多,如“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共结丝萝山海固,永偕琴瑟地天长”,不一而足。男到女家的婚联叫作切姓婚联,这个也有不少,如“出于两情男嫁女,只生一个女或男”、“梧桐滴翠欣闻引凤去,丹桂飘香喜见乘龙来”等等;以时间为序分,可以分为季节婚联、月令婚联、节日婚联和日序婚联等;另外还可以根据职业特点、宅第情况、婚礼规模等撰写出职业婚联、宅第婚联、集体婚联和姓氏婚联、复婚用联、续娶用联、老年婚联等联种。这些婚联,都集中表达了大家对结婚新人的恭贺、祝福和勉励,祝贺新人结婚这一人生乐事,场合特殊,形式隆重,意义深远。各类婚联无不传达着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信息,传达着和睦关爱、和谐相处的信息,传达着忍耐谦让、大度中庸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中和文化的含蓄体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和文化虽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但是它却能大而化之、小而化之,化无形为有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它以各种不同介质为载体,如,通过乡宁婚联这个载体,传承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家庭的和睦幸福、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良好祁愿。乡宁婚联不论从内容到形式、从撰写到种类,都与中和文化系系相关,它在丰富中和文化载体的过程中,宣示着一个个新的家庭的诞生,也同时激活了一个个健康的社会细胞,在家和万事兴的节奏中延续着和睦和谐的因素,扩散着天地万物间的中和信息,浓郁着社会安定团结的氛围,渗透着中和元素的乡宁婚联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促进乡宁社会进步的意识主流和文化氛围。

Copyright 2015 .YUNQIU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晋ICP备17011672号
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